
专家介绍
陈香美 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 教授 主任医师;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肾病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肾脏病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基础 临床和转化研究的领军人才。
主要成就:主编专著16部,主持制订指南和专家共识20余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相当于一等奖)和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等省部级一等奖8项;先后担任2项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延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重点项目等20余项;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
专业特长:擅长疑难、复杂肾脏病的西医诊治及中西医结合诊治,主持开展多项IgA肾病、糖尿病肾病和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在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到尿毒症方面有丰富经验。
>>科普内容(IgA肾病)
1、IgA肾病是怎么回事?能治好吗?
(采访)陈院士您好,非常荣幸今天您能做客《医学微视》,参与我们的话题讨论。我们知道在2017年由您主导的《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证治规律与诊疗关键技术的创研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们想问问您,IgA肾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主持人好,你刚才的问题非常好,我可以先介绍一下,什么叫IgA肾病。
IgA是一种免疫球蛋白,有些老百姓可能都记不清楚,因为我们体内有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其中有一种叫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主要有IgG、IgA、IgM。IgA肾病就是免疫球蛋白A,也叫IgA,它沉积在肾脏。
它为什么会沉积在肾脏呢?我们认为有多种原因,到目前为止,其实它的发病原因还不是很清楚。比如感冒了或者是各种炎症,或者有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甚至是尿里有一些血尿,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或者蛋白尿等,或者是在查体的时候发现的。
所以诊断IgA肾病的金标准就是肾活检,通过肾活检才能诊断清楚,只有IgA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它比较特异性的一种变化,形成免疫复合物,所以这种抗原抗体的一些复合物,尤其是IgA,免疫球蛋白A发生了一些二聚体,出现这样的一些变化的时候,它就更容易沉积在系膜区,所以沉积在肾小球的系膜区,就会引起肾脏的一些病理变化,也就是说它破坏了原来正常的一些结构,或者是沉积在那儿,并且还伴有一些其他的免疫复合物一起沉积。当然还有很多的,包括补体的一些异常活化导致的。
总而言之,它沉积在肾脏以后,就打破了正常肾脏的生理结构,出现了病理性的损害。就会出现肉眼血尿,或者镜下血尿,或者有些患者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蛋白尿,但是这些可能是在偶尔体检、查体等等的时候发现的,当然也有自己出现了肉眼血尿,然后来就医的。所以IgA肾病是一种原发性的肾小球疾病,当然也有很多继发的因素也是可以引起IgA肾病的。
总的来讲,我们现在想介绍的主要是原发性的IgA肾病,它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长期迁延不愈,但是它可以稳定,青少年发病以后,伴随着几十年,甚至是自然地衰老以后,他仍然还没有走向尿毒症,这是我们最理想的一种IgA肾病的进展过程。当然也有很多病人可能很快就出现了肾功能的改变,甚至是像大家都知道的那样,走向尿毒症。
所以IgA肾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但是得了IgA肾病也不要怕,因为它可以伴随着我们长期稳定,只要我们能够很好地早期干预,实际上也不需要那么恐惧IgA肾病。
2、诊断IgA肾病要做哪些检查?
(采访)陈院士,您帮我们简单地梳理一下,如果我们怀疑IgA肾病想要确诊的话,都需要做哪些检查?
首先查尿,尿里有异常的变化,一个是有肉眼血尿,青少年,比较年轻的成年人,所谓年轻的,就是三四十岁的成年人,基本上IgA肾病都会有镜下血尿,IgA肾病在镜下没有血尿的患者,几乎是没有的,只是可能在某一段时间没有,但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只要一有那几个诱发的原因,就会在尿里出现一些镜下的红细胞,红细胞可以多,也可以少一些,但是会超过正常值,有些患者就会出现肉眼血尿,不是说所有的IgA肾病都会出现肉眼血尿。
所以要梳理的话,只要尿检异常,那么根据年龄、病史,我们从诊断的思路上,基本上就可以锁定可能是IgA肾病,可能是其他的肾小球疾病,或者是继发的IgA肾病,经过这些诊断的梳理以后,最后我们去做肾活检,就是有创性的一个诊断,当然可以去做B超、做血生化的检查,这些都能够帮助看他的肾功能,就是肾脏损伤了,看它的功能改变了没有。
所以说IgA肾病的诊断,金标准确实是要靠肾活检。它是在超声引导下,是经过局部的麻醉,不用全麻,先给一点局部的麻醉,麻醉以后,我们再用一根穿刺针,根据我们的操作规程穿刺到肾脏以后取出组织,所以说很快、瞬间就能完成。
但是大量的临床患者,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基本上应该是能分类出来。当然我们更希望将来不用肾活检,有更好的分子标志物,来去早期、没有损伤地,诊断更精确一些。我们肾脏科的医生都在研究相关的检查,所以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做到这一点,更容易诊断清楚是否是IgA肾病。
3、确诊IgA肾病要做肾穿刺活检,风险大吗?
(采访)陈院士,肾活检是诊断IgA肾病的金标准,但肾活检毕竟是一个侵入性的检查,会不会有什么风险?
在临床上,病人来看病了,只能说可能是IgA肾病。最后确诊要靠肾穿刺。肾穿刺,它是在超声引导下,是经过局部的麻醉,不用全麻,先给一点局部的麻醉,麻醉以后,我们再用一根穿刺针,根据我们的操作规程穿刺到肾脏以后取出组织,所以说很快、瞬间就能完成。
现在我们做的方法都是在B超引导下,所以相对是安全的,当然我们医疗工作、医疗操作不可能没有万一的时候,都会有非常特殊的情况,一些病人的个体差异,病人的状况,以及肾功能的改变和其他器官的损伤,还有他本身的一些发育异常,比如他原来血管的走行就有异常等等,各种原因,在肾活检的时候会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基本上应该是安全的。
在安全的前提下,我们仍然要去考虑这种风险,有一定的并发症,主要的并发症就是穿刺点出血,所以这一点就是说我们为什么在肾穿刺之前,我们的护士同志,事先从护理上要准备好,医生在操作的时候,是在B超引导下,更准确地,用一个针穿进去。所以这样的话,就能够很清楚地看到肾脏改变的情况。
我们在每次做肾穿刺的时候,都要有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所以在跟患者去交待病情,请他们签知情同意书的时候,医护人员,尤其是我们医生要付出很多智慧和劳动,去把病情说清楚,而且为什么要做肾活检,也要告诉患者和家属,交待清楚以后,患者和家属会配合去做好肾活检的。
只有肾活检清楚了,我们才能够针对肾活检的结果,去提出相应的治疗办法,因为不同的改变,我们采取的治疗方式是不完全一样的。在某些病理改变的前提下,我们用不同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去进行治疗,不是千篇一律的,所以说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为了诊断更清楚,为了今后的几十年,他的预后更好一些,为了让他不走向尿毒症,我们肯定还是希望患者和家属来配合医护人员,我们也会把经常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告诉患者和家属,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同后,到目前为止肾活检仍然是一个金标准。
4、为确诊IgA肾病需要做肾穿刺活检,穿刺之前患者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采访)我们在做肾活检之前,医生和护士都要做大量的工作,也要去跟患者和家属做知情告知,对于患者来说,他们在检查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首先患者肯定都会紧张,我们要换位去思考,假如我被医生告知肾脏有病了,需要做肾活检,我也会紧张的,我们护士同志,我们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首先要告诉患者为什么要做肾活检,肾活检对疾病的诊疗有什么样的益处。患者一旦知道了这个益处以后,他就会想有一定的疼痛也好,有一定的并发症也好,他也觉得应该这样做。这是医务人员首先要向患者和家属详实地交待病情,和为什么要做肾活检,做了以后能干什么,不做又会是什么样等等,把这些情况说清楚,基本上患者家属都会赞同的。
所以肾穿刺之前,我刚才说了心理安慰,当然现在我们也有护士展开了很多护理的临床科研,先由护士同志们去给他心理安慰,还有医生配合护士共同去解释病情和一些注意事项,要交待详实,我们都有详实的流程,这个流程是标准的,所以每一位病人,只要是准备肾活检,我们都会给他一个流程。
当然肾穿刺之前,尤其是老年人的患者,因为并发症会多一些,还有一些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如果单纯是IgA肾病,相对来讲这些患者比较简单一些。如果是糖尿病肾病、膜性肾病或者更严重的其他类型肾脏疾病的时候,这个患者可能过去搭过桥,过去做过介入治疗,甚至有脑梗死或者是脑血管的一些疾病,或者是其他相关的疾病,会用一些抗凝药,这个时候我们事先都要停止用抗凝药,所以有一些基本上的术前准备要全面,是有流程的。
所以要放松心情,并且要练习在床上大小便,肾穿刺后12小时是不能动的,甚至过去是24小时不能动,现在根据病人的情况,这个时间可能是24小时,也可能稍微缩短一点,在床上要进行大小便、进食,这个要事先训练,要不一旦他动不了了,他解不出尿,所以这样就要导尿,也是很麻烦的事情,也容易出现泌尿系统感染。
所以我们术前都要培训好,这些都需要护士同志们的耐心培训,所以虽然是一个肾活检技术,但是对我们医护人员来讲,生命至上,对每一位病人,我们都要非常耐心地把所有的情况搞清楚以后再去做。
5、IgA肾病患者在饮食上要特殊注意什么?
(采访)陈院士,对于IgA肾病的患者,他们在饮食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吗?
IgA肾病的病人在饮食上,就是分层治疗,如果在肾功能正常的时候,24小时蛋白尿定量不超过0.5克,这样的患者,就是正常饮食,肾功能是正常水平,也就是GFR,肾小球滤过率正常。简单说的话,我们把IgA肾病也归在慢性肾脏病这个大群体里了。
慢性肾脏病有功能的分期,在IgA肾病,肾功能1-2期的时候,我们基本上对他的蛋白质摄入,平时的各种维生素,各种蔬菜、各种搭配,包括脂肪的摄入等等,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盐,要低盐,因为它对肾脏的负担比较重,所以我们尽量低盐饮食,我们希望一天不超过6克,这是希望值,所以饮食应该清淡一些。
但是一旦肾功能异常了,肾功能也就是说我们慢性肾脏病的2-3期的时候,甚至3期了,肯定要限制一定量的蛋白质。在肾功能正常的时候,每天每千克体重要摄入1-1.2克的蛋白质,要是说肾功能异常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求蛋白质能够尽量控制在0.8克左右,如果肾功能进一步下降,到3b期,3期分成a、b两个阶段,到了3b、4期的时候,我们希望蛋白质控制再严格一点,控制在0.6克左右。
所以我和全国的专家也共同写出来了“中国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所以那里面的内容非常详实,肾脏的营养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肾功能异常到3期以后,3期、4期、5期,IgA肾病的病人也像其他慢性肾脏病病人一样,会出现贫血。在那个时候我们要从饮食、食物、铁剂的摄入等等,要全方位地去注意。
营养均衡,咱们国家有一个“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DRIS)”,按照这个,大家尽量能够去保持营养素的均衡,这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肾功能的不同阶段,我们对蛋白质的控制是有所不同的,这一点我刚才已经叙述,也在我们的“营养治疗指南”里面写得也是非常清晰的。
医学微视官网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