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复科专家介绍
席家宁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院长 北京康复医学院院长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机构管理专业威廉希尔官网: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康复产业工作威廉希尔官网: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疗机构联盟主席;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医院协会康复机构专业威廉希尔官网:主任委员。
带领团队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十余项,发表SCI论文25篇,中文核心期刊76篇,主、参编专著10部;荣获2015年北京市总工会院长特别奖,2014-2015年度“优秀医院管理科研成果”“优秀医院管理干部”奖, 2017年 “首都劳动奖章”。
专业特长:擅长循环、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救治;擅长循环、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康复。
>>康复科科普内容(慢性支气管炎的康复治疗)
1、为什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要康复治疗?
(采访)院长,为什么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需要康复治疗呢?
慢性支气管炎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慢支,它主要的病理是因为气管、支气管及其黏膜,形成的慢性炎症所导致的一种病理变化。
早期的时候是由于小气道形成的慢性炎症,气道狭窄,然后形成肺的通气功能受影响。
随着病情的逐渐蔓延,小气道再往下进展就是细支气管,还有肺泡,影响到细支气管、肺泡,还有肺泡上皮的时候,它就要影响肺的换气功能。
肺的两大功能,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障碍。用康复医学的方法治疗还是很有效的。
临床医学里面一般是吃药、打针和手术,威廉希尔官网:的在慢支里边,是用平喘、祛痰,镇咳等等这些方法。
康复医学是研究人体功能的一个医学学科,威廉希尔官网:的是使用物理学的手段和方法。在慢支里边,康复医学的手段也还是比较多的,有一些手法的治疗,还有训练和指导,特别是呼吸的训练,运动的训练和指导,另一个就是环境的改善,还有一些呼吸理疗方面的使用。再一个就是机械的辅助、使用。这些在康复医学里边,对呼吸或者肺功能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在慢支康复治疗当中,也是近几年国内和国际上比较兴起的。过去人们对康复医学还不那么了解,近几年大家对康复医学的认识都在增加。二十世纪60年代末的时候,有美国人、英国人以及北美国家的一些专家、学者,都已经在慢支的康复治疗里面取得了循证医学的证据。
所以全球GOLD建议里边,就是全球建议里面已经把呼吸的康复治疗纳入到这里边了。可见呼吸的康复治疗,或者是慢支的呼吸康复治疗已经普遍得到了专家和患者的一种接受和认识。
(采访)院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康复治疗和临床治疗是一个怎样的先后顺序,是必须要先临床治疗,才能再康复治疗吗?
临床治疗和康复治疗没有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
在这个里边可能威廉希尔官网:的平时如果使用一些康复技术和手段,比如一些手法,比如呼吸训练。在康复治疗师的训练下,自己掌握了方法,平时注意,还有慢支的病人,平时活动的时候,有康复治疗师教的一些活动方法注意之后,会减少慢支的发作。
相对临床里边一般都是在慢支的急性发作期,要进行干预和治疗。在缓解期、迁延期,都不一定进行什么样的治疗。所以临床医学是治病救命的。康复医学是维护、保持或者改善呼吸功能的。
这一块就需要大家有一种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种认识和理解,没有前后顺序,并不是说临床治疗完了需要我们去康复,这个康复是口语当中的康复,跟康复医学的康复不能划等号,不是一回事。那个康复是Recovery,康复医学的康复叫Rehabilitation。这是英语的说法,口语里边的康复、恢复是一种自然的恢复。康复医学里边的康复,它是利用康复医学的技术和手段,帮助患者重新获得功能的意思,所以这是它的一个区别。
(采访)就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他的整个治疗过程当中,以及他的日常生活当中,都可以用到康复治疗的方法。
对,它是不同的方向,临床治疗主要是治病、救命。康复医学是努力维持呼吸功能和促进生活质量。
2、理疗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有什么作用?
(采访)理疗当中的高频电疗,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有没有什么作用?
康复医学当中很重要的,有理疗这一个方法。在呼吸或者在慢支的治疗当中理疗自然也离不开。我们使用的理疗主要像超短波,还有微波这些。
它们的作用一方面大家可以理解的就是微波炉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在使用的高频电疗里边,它自然也有这个作用。所以这是它的叫非热效应,不是通过发热起的作用,本身它具有消毒杀菌的这种作用。很多慢支患者存在着微生物的感染,这里边有病毒的感染,也有细菌的感染,所以使用这种理疗的时候,就有一定的效果。
另一个就是理疗具有热效应,这个热效应对慢支患者来讲非常有效果。慢支的患者常常怕冷、易寒,在使用这种高频理疗的时候,产生的热效应会让患者感到舒适。另一个就是我们的气道,是由支气管平滑肌在里边主要做功,平滑肌对温度比较敏感的。气道对冷空气的刺激,特别是慢支患者比较敏感。我们采用这种理疗方法的时候,会对气道的平滑肌,起到很好的舒缓作用,还可以得到休息。
所以理疗在慢支治疗过程当中,对通气功能的改善,包括换气功能的改善,都有它很好的作用,还有一个对微生物的感染,也起到了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采访)就是高频电疗,一方面它的非热效应可以消毒、杀菌,另一方面它的热效应还可以舒缓(支气管)平滑肌,改善通气功能。
它还可以改善微循环,因为热效应,可以让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流包括淋巴这种运行交换的速度加快,改善肺局部组织的这种微环境,有利于提高它整个肺组织的营养循环,改善微循环的环境,从而提高肺各方面的抵抗力。
(采访)院长,血管通透性是什么意思?它是不是指的就是说血管不是一个密闭的管道,它是可以有些物质的渗入、渗出?
血管的通透性绝对不是指大血管。如果大血管有通透的话就麻烦了,我们是指的这种微血管,人体血管交换的时候,一定到微血管里边进行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这种交流,同时微血管和组织液、细胞之间有个交换,这个时候依靠它的通透性来进行,所以通透性增加的时候,它跟组织液之间的交换就会加强。
(采访)院长您能不能简单跟我们说一说高频电疗是怎么做的?
一般的来讲,康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然后作出一个评估,评估完之后,然后他适合于哪一种理疗。因为理疗有好多种,适合哪一种理疗,会开一个处方,处方执行的时候由康复治疗师来执行。操作的时候整个康复治疗师都有一个操作规程,按照康复治疗师这边的操作规程去进行。
(采访)患者能买来这种高频电疗的设备自己来进行吗?
一般我们不主张。这样的设备最好还是到医院进行。自己买了之后,过一段时间你又不用在那浪费,医院是持续在用。
3、膈肌起搏器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有什么作用?
(采访)院长,膈肌起搏器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有没有什么作用?
膈肌起搏器也是近几年在呼吸的康复里边率先进行的。
慢支患者有一个很典型的症状,呼吸浅而快,浅快的时候,膈肌就做着很简单的,很浅的一种运动,但是它又频繁地在动,所以膈肌容易疲劳。另一个就是由于活动度的减小,膈肌肌肉容易萎缩、变薄。这样我们在呼吸康复训练的时候,可以使用膈肌起搏器。
膈肌起搏器的作用,它是通过刺激膈神经,或者是直接刺激膈肌,来使膈肌的收缩能够变得有效。另外就是让膈肌的收缩变得有力,这样膈肌就会起到有效的收缩膨胀。一方面膈肌能够恢复,更主要的是让膈肌在呼吸里边的作用得到增强,这样能让呼吸效率增快,呼吸效率能够增加,另外就是让膈肌变得更加有效。
所以在膈肌起搏器方面,近几年应该说呼吸康复里边用的是比较多的。过去是有创的,直接把电极跟膈神经相接,或者跟膈肌相接,通过刺激来进行。近几年基本上大家都在主张无创的,用无创的膈肌刺激,专门有一种设备,这个最好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在家里边要使用的话,目前无创的也很简单。但是最好找康复治疗师,帮助之后再使用。
(采访)您能不能简单跟我们说说膈肌起搏治疗是怎么做的?是需要贴几个电极片吗?
选取膈神经的位置,然后有几个电极,像做心电图一样的贴在那,然后有一个控制按钮。
(采访)这个是做一次就能改善很长时间,还是只有做的时候有效,但是可能一段时间之后就没效了?
不是,这个是帮助膈肌恢复的,慢支患者由于长时间的这种膈肌的疲劳状态,膈肌一个是变的消耗了,另一个就是膈肌对呼吸的作用不大,影响着呼吸。通过膈肌起搏器使用之后,膈肌变得有力了,肌肉上来了,呼吸功能的恢复也很好了,可能慢慢的就撤了,这个需要看使用的频率,逐渐的像呼吸机的撤机一样,然后撤膈肌起搏器。
(采访)慢慢的给患者做,如果患者的膈肌功能已经恢复的挺好了,我们就可以不用再做了。
对,膈肌现在可以进行超声的检查,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测膈肌的厚度,了解膈肌活动的幅度,然后了解评估膈肌的功能,这个时候我们再评估什么时候需要撤机,或者开始减少使用膈肌起搏器的频率。
4、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怎样咳嗽容易把痰排出?
(采访)院长,我们知道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常会遇到怎么咳嗽也咳不出痰的这种情况,他们要怎么样咳嗽才能更有效?
慢性支气管炎的咳嗽里边稍微有一点矛盾。慢性支气管炎为什么不容易咳痰出来?
一方面,气管、支气管以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持续刺激气管分泌,有分泌物增加。
另一方面,这个患者呼吸浅而快,导致呼吸道的水分大量的流失,痰液容易干,所以粘稠,粘在气管壁上。
还有一个就是在这个时候患者就要用力去咳,越用力,痰基本上不动,因为用力的时候更加的刺激气道产生炎症。
所以对于慢支患者来讲,一定要学会如何咳嗽。咳嗽之前最好喝点水,或者是盛一杯热水,用热气吸一下。如果可能的话,用一点淡盐水。再有条件的话,家庭有雾化器的话,先做一做雾化,然后咳嗽的时候一定不要剧烈的往上咳。应该是缓慢有力度的一点,持续的然后轻微的咳嗽几下,然后再稍微用力一点,如果有旁人帮助的话,后背敲一下,或者自己压一下腹,然后把痰咳出来。
医学上比较主张的在康复里边叫泵式咳嗽。泵式咳嗽法,李老师也可以给大家做一个演示。
现在再教给大家一项,在平时给患者进行训练和宣教的时候,一定会教给患者的一个动作,那就是泵式咳嗽。慢支的患者,大家每天咳嗽要很多次,有没有更加专业的方法去帮助你们,是有这样的方法的,所以我们可以选用泵式咳嗽,也就是先进行三次比较轻的呵气,呵、呵、呵,再连上三次的轻咳,咳、咳、咳,这样我们的痰液就可以很好的从气道内自己跑出来,连续起来做就是。呵、呵、呵,咳、咳、咳,为什么我们要进行这样的呵气?是因为可以去松动气道内比较粘稠顽固的分泌物,然后帮助它向我们的大气道移动,这样轻咳的时候只需要用很少的力量就可以让痰自己跑出来了,然后呵气也分为有效和无效,怎么去让它变得有效?就是像在日常生活中擦窗子或者擦镜子的时候,我们都会被把这个镜子或者窗子呵起雾,就是这样的动作,就像这样然后我们再去擦窗子,所以只需要进行这样的动作,就可以帮助我们轻松的排痰。
(采访)慢支患者都要尽量使用泵式咳嗽吗?
慢支患者有些人不一定有咳痰。但是大部分有这个症状,要学会这种咳痰法,还有就是慢支患者出现急性发作,或者是在迁延期的时候,合并感染的时候会出现痰液增多,咳嗽的时候就要学会这种保护气道的正确的咳嗽方法。
5、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回家后应该怎样进行锻炼?
(采访)院长,当慢支患者出院回家之后要怎么样进行锻炼比较好?要怎么样控制运动量?
慢支患者回家对运动量的控制,没有一个绝对的指标,但是需要他回去以后一定要运动。
很多慢支患者由于喘憋或者呼吸功能的影响,不愿意活动,越不愿意活动,呼吸肌会更加的减少,或者他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使用,就会产生一种像人的懒惰一样,呼吸肌也变得僵硬,整个的呼吸肌、胸廓会变得僵硬,对呼吸非常不利。另一个来讲心脏功能,心脏和肺的功能是相辅相成的,心脏的功能也一样跟不上,就会加重这种呼吸的症状。
如果在这个时候适当注意运动,一方面让呼吸肌得到训练,得到锻炼,另一方面全身的运动跟上之后,对心脏会减轻负荷,心脏的回血量会跟着有节奏的进行,减轻肺的灌注量,对整个身体的调节也比较好。还有在这个时候适当的运动,交感神经是兴奋的,气管里边的分泌物就会不变的那么粘稠,它会起到对痰液的稀释,痰液就容易咳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当中还会增加患者通过运动产生的这种愉悦,整个的心情,还有精神,不会那么压抑。所以对慢支患者来讲,是主张适度的活动和运动的,有很多好处。
(采访)院长,慢支患者把运动量控制在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算是比较合适的?
慢支患者在活动的时候,主张在活动的时候,仍然是以慢、缓为主,像打太极拳一样的这种动作比较好。这样对耗氧量的使用、掌控比较好一些。如果感觉到自己有喘憋症状出现的时候,自己感觉到身体呼吸的症状,稍微有点不适了,就应该控制他的活动量了,这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容易掌握的主观症状。
(采访)就是练到稍微出点汗就行,不要练到大汗淋漓。
跟汗没关系,就是他的喘憋症状。慢支患者的喘憋症状出现的时候,就不要再去加大训练量了。
(采访)就是千万不要练到气喘吁吁了,这样反倒得不偿失了。
如果你练到气喘吁吁的时候,由于那时候的气流速度不一样了,也不好控制,加重了气流对气管壁的一种损伤,气管壁这个时候很敏感,就容易咳嗽,症状会加重。
医学微视官网授权转载

康复科专家介绍
恽晓萍 主任医师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康复评定科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教授;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评定专业威廉希尔官网: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评定与康复技术专业威廉希尔官网: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阿尔茨海默病与认知障碍康复专业威廉希尔官网:副主任委员;中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理事。
主要成就:在康复医学领域建立了认知障碍的评定、诊断以及康复训练体系,为国内推广认知康复专业发展和培训认知障碍康复技术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主编专著4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残疾预防与康复科学技术三等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科技攻关/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学技术威廉希尔官网:、首发基金等多项认知康复相关课题。
专业特长:擅长不同病因所致认知障碍的诊治。
>>康复科科普内容(认知障碍康复及护理)
1、认知障碍的患者做康复训练很重要吗?
(采访)认知障碍患者为什么要进行康复训练?
认知损害以后,我们在临床上碰到很多病人,这样的病人他是能走路、会说话,但是他丧失了他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它是一个损毁性的损伤。
所以如果这个病人他要是不去训练,我们不去早期干预的话,这个病人就会从轻度的认知损害,然后会演变成非痴呆型的一个认知障碍,最后有可能会演变到痴呆的这个阶段。我们做认知康复,就是希望能够早期发现,来早期干预,这时候我们就能够阻止这个疾病向痴呆的方向发展。
如果真是走到痴呆这个地步,我们现代医学发展的水平能够做的事情还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是希望如果发现了这个病人,他要是比如说有这样的一些疾病,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疾病,如果要是侵犯到了脑的某些部位,就是和认知功能有关的一些部位,比如说我们大脑的额叶、颞叶、顶叶这样的一些位置的时候,它就会引起相应的一些认知损害。
所以如果要是能够早期发现,来早期进行干预和进行康复训练的话,有的病人在早期他是可以逆转的,但是发展到痴呆那个地步的时候就很难了,我们只能拖他的进程,不要走太快,就是指的这个意思。所以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这样一个方面。
(采访)就是认知障碍的患者如果我们不去干预,不去进行康复治疗或者训练的话,他会一直走向最后的重度的认知障碍?
对,有很多的病人会是这样的一个进程。你会发现门诊上经常看到很多老人来了以后,其实他已经是中重度的痴呆了。家里人不认识这个问题,他就会认为老人应该就是记不住了,或者是性格有点变化或什么的,都觉得很正常,但实际上他不是正常,实际上是一个疾病。
所以全社会能够认识到这样的一个问题,认识到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之间的关系,对于预防这个疾病向重度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采访)主任,您说认知障碍如果是轻度的,甚至可以逆转,如果已经发展到了重度,甚至已经痴呆了,还能不能做康复训练?
如果要是到了重度的痴呆情况,主要的重点就是护理了。因为在那个时候可能他已经不认识你了,他已经不认识自己的亲人了。
虽然他能够走路,也能够吃饭,但是他会有一些安全的问题,在这个时候你要是再给他做任何训练,他不能理解了,你没有交流的渠道的时候,这时候做训练可能是有限的。所以那个时候重点就是护理了。
2、家属应该怎么护理认知障碍的患者?要注意什么?
(采访)家属在平时应该怎么样去护理认知障碍的患者?
认知障碍的护理是分阶段的。在轻度认知损害的时候,家属要能够配合我们在医院里的康复训练。我们在医院做的一些康复训练,我们希望把这些训练的内容能够延续到他的生活当中去,就是把他的这些训练的元素,能够变成他生活当中的一些内容。就是说一定要积极地治疗,而且要积极地配合康复训练,这一点非常重要。
当这个病人走到痴呆的阶段的时候,我们早期也要提倡训练,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就慢慢的要有一些护理的重点,在脑子里就要有这样的一根弦了。
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安全性的问题。因为这样的如果是认知损害的,比如说脑血管病或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他通常年纪都会比较大,这种时候因为他的躯体功能的能力在下降,他的肌容积也在减少,他的肌力也在下降,这个时候他的认知功能也在下降。
这个时候病人一个是很容易跌倒。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家属一定要知道,这样的病人我们一定要防跌倒,因为跌倒以后会出现很多问题,会引起二次的继发性的损伤。
因为他摔的时候你可能看不见他,起来以后你会发现,他的身体好像也没有骨折,摸摸他脑袋也没事,也没有肿包什么的。但是这样的老人,他有可能会有一个慢性的颅内的出血,因为老年人会有脑萎缩的情况,所以他的出血不足以让他马上发生这种颅内压增高的情况,它是慢慢地出血,所以早期你可能发现不了。
但是随着他出血量的增多,他颅内压增高的情况可能就出现了,所以他是一个亚急性或慢性的出血状态,这是很危险的,明显你会发现他慢慢会出现认知问题。
这样的病人,他如果跟你交流有障碍的时候,他可能会因跌倒的问题导致交流障碍。一定要注意家里、身边一定要有人,一定要做到这样一个尽量的防护,避免出现跌倒的这种情况。
再有一个就是这样的病人,因为记忆损害常常是第一、首发的一个症状,所以这些病人会迷路,因为他定向会出现问题,就是一下不知道这些地方到底是哪了,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了以后,这种情况丢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临床上我们会时不时地碰到这样的病人,家属非常着急,就找不到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像这样的病人他一定要带一些标识,身上要把自己居住的地点,他的姓名、联系电话一定要放在身上。现在我们有了高科技的这种手表,你可以定位,如果要是有这种能够有定位功能的手表,一定要给病人戴上,如果要是真的走失了,找不着的时候,我们尽量的去定位到他,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情况。
再有一个就是这样的病人到了比较重的时候,随着病情的进展,他有可能会有吞咽的困难,因为他吞咽的困难,不是说他吞咽的这些结构出了问题,他是大脑控制吞咽的过程出了问题,所以他吃一口饭,他会不断地在嘴里含着,就是不咽。
他含的过程可能会有10分钟、20分钟,家属就会很抓狂,面对这样的病人你也没办法着急。但是突然某一个时刻他就咽下去了,所以这个状态的时候,会有呛咳的情况,我们说他中枢出了问题,所以他会有呛咳的这种情况。
所以如果呛咳了以后也会有肺部感染的情况或等等的,所以在进食的时候,你一定要知道他会有什么样的风险,你知道了有什么样的风险,你就知道应该怎么样去避免这些风险,这个是一个情况。
再一个就是饮食,膳食的平衡,对于你的脑细胞和神经突触的营养状态,它是很重要的。对于我们脑细胞,我们自己都有这种体会,如果你要是饿了的时候,你一下脑缺氧,经常有时候会断片或者什么之类的,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这个老人的营养不是一个特别的高蛋白的这种营养,就是蛋白膳食平衡的这种状态,他就不能够有足够的这种蛋白质的补充,去营养脑细胞或神经突触,所以对认知功能的保持是没有好处的。所以就一定要知道,在营养方面一定要注意。
(采访)主任,认知障碍的患者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吗?
这部分在早期的时候特别重要,因为到了后期,如果这个老人或这个病人不认识你或者什么情况的时候,他相对的好像就变得简单了。但是在这个病人初期,在患病的时候,尤其这个病人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他有一定的身份,他这样的情况的时候,一旦他得了这个疾病的时候,他会很恐惧。
阿尔茨海默病这个疾病,最初美国在历史上有一个总统叫里根,这个里根总统在卸任以后,患了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老年痴呆。他在得知这个诊断以后,他就正式地告诉了美国人民,就是说我得了这样一个疾病,我希望公众对这个疾病有所认识。
他对自己的太太也说了,有一天我不认识你的时候,那不是我故意的,所有的人都会经历这样的恐惧,在这个阶段,我们对于病人的这种温暖,这种关爱是非常重要的。你在这一个过程中对他一路的陪伴,对他去克服他的这种心理恐惧,去战胜一些困难,去参与康复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采访)在认知障碍患者早期的时候,除了要积极带他一起去训练,而且还要关心他的心理、他的情绪?
因为认知障碍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从小到老整个生命过程都牵扯到的,但是我们今天因为说得威廉希尔官网:的是牵扯到老年这一块,所以我们就没有去讲儿童这部分,我们就先讲的比如说60岁以上的老人会在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出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们在这个时候,你要是不给他一些温暖,会让他的进程会更艰难。
3、家属怎么帮助认知障碍的患者训练记忆功能?
(采访)认知障碍的记忆功能训练是怎么做的呢?
记忆障碍里面有很多分类,不是说记忆障碍就是记不住事,他在记不住事情上是有特点的。
比如说可能有的病人对空间图像这一类的问题,他可能会记得困难,有的病人会表现出来他对文字记忆的一些问题更突出。所以如果要是这样的病人,他有这样的一些特点的时候,我们就会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比如说这个病人,我们需要进行他的空间记忆的训练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方法。我在这个地方要说一下,他的训练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但是我们为了病人和病人家属,自己能够在家的时候也可以做一些训练,把我们的一些训练能够延续到你的生活当中的时候,我们在这个地方就是给大家举个例,并不代表全部,这个一定要清楚。
我在这个地方主要是举例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比如说根据病人的情况,我们会给病人展示一些各种各样的图片,比如说在这个图片里有各种各样的蝴蝶,蝴蝶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但是你会发现这里面都是成对的,它是成对的,它的位置是不一样的。有的比如说蓝颜色的蝴蝶,这个地方有一个,最后一行的第二个还有一个。
你的目的是你记住了这个位置以后,然后我们就把这个图片整个都翻过去了,你就看不见了。完了以后我们要让病人去回忆,回忆这个过程,在记忆的康复训练中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面有一些技巧,有一些难度的梯度。比如说在这个训练里面,我们最初可能就给4个图片,就给两对,随着这个病人进步以后,我们再给他3对,然后再给4对。所以它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从易到难。我们一定要清楚,你上来就给他这么多,他可能记不住,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展示完了以后,我们就会把这个全都翻过去了,在家里你可以拿双份的卡片,然后你可以给病人出示,我在这个地方为了演示的清楚,所以我把它打出来,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这个纸翻过来了,就是这种情况了。那我们再想,刚才那一对一对的位置都在哪?就要回忆了,你们也可以判断一下,看看你们记忆力怎么样,然后再想,这成对的蝴蝶在什么地方?
如果要是用专业设备的时候,我们就会自己点一下,然后由病人自己选。选的时候比如说放在桌上也可以,这么多图片,然后我就翻出一张这个,我记得那张在这,然后一看就是这种情况,这两个出来了,就说明他对了。如果要是翻错了,它就会全部回去。
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家属一定要掌握这个原则,一定要从易到难,不可以一次弄太多。我在这个地方是为了把这个东西展示的更鲜艳一点,我弄了这么多。这是一个空间的记忆来进行训练,这是一点。
我再举一个例子,就是这张图,这张图你看,我这是举例,并不代表全部,我反复讲这个问题,就是说有这么多的点,我们给它连线,我拿这个笔,我给它连上,比如说我现在连了这么一条线,连完以后,然后就翻过去了。
让这个病人再拿另外一张纸,或者是拿几个棋子也行,然后我在中间拿一个积木给它放上,完了以后马上就拿掉,马上拿掉以后让病人重新回忆这条线出现在哪。
你说这我都能记得住,怎么就记不住呢。但是病人就不一样了,他有可能一个可以,因为再难的时候,我们在这儿画一条线,可能在另外一个地方还画一条线,所以这个线就多了。多了以后,你马上把这个藏起来,给他掩盖住,让病人重新拿一张纸,或者是你在摆积木的时候让他把它给重新再现出来。这是我们记忆里面知识的回顾很重要的一点,叫“再现”,什么意思?
比如说你考试,给你出一道问答题,问答题的概念就是我能记多少我就倒多少,我记得少我这分就得的少,我记得多,我就往外倒得多,所以这是一个“再现”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重要,是我们一定要做训练的,这样的一个情况。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讲到这个空间的记忆我们应该怎么训练,当然这是一部分。
再一个就是除了空间的记忆以外,还会有言语的记忆,我们大脑的半球是有功能的分工的,左半球是管语言,右半球是管空间,所以在有左脑损伤和右脑损伤了以后,它引起的认知障碍的特点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想训练这个病人的一个记忆功能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对汉字来进行训练,训练的方法也可以是从易到难。比如说我们给他出现这么一个单词,然后让他看一下,看个两秒钟就没了,然后就待一会儿,然后我们再拿出一张来,很短的时间,就别没完没了地看,要看个一秒就过去了。
然后我们拿两张刚才没看过的,给它混在一起,然后我们再给病人看,说这个你刚才看见过吗?用这种方法,也是从少到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教给病人一些技巧,比如说联想的一种方法,比如说我们看到这个“土”,我们会让他联想一下,让他说。
看看这个病人他的哪些特点在什么地方,他可能在文字上的联想威廉希尔官网:一些,比如说土地、土壤等等的这样的一些,如果他的形象记忆更好的话,我们就让他能够联想自己养了一盆花,里面有很多土,就类似于这样的一些,有一些技巧在里面,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在我们现在的病人的训练里面,最初都是要从这么简单开始记的,然后慢慢会越来越多,但是它的原则是什么?先给他展示这样的一些单词或者是字。先是有字,然后再有单词,然后我们再把一些新的,他没有见过的混在里面,随机混在里面,然后一张一张出,看他能不能辨别出来,这是一个在言语的记忆里面会有这样的一些内容。
再有就是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会听到,我们看新闻或者是看电视,讲一段新闻,这新闻讲完以后能不能记住这里面的要点,这对于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会有威廉希尔官网:言语段落记忆的训练。
我们给他一个段落,然后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面会有一些要素,比如说会有地点,会有人物,会有事件、时间,这样等等的一些要素,完了以后我们会问病人,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等等的这样的一些内容。
比如说我这个地方,有一段简单的文字,比如说“50年代初,海明威发表了他最优秀的作品《老人与海》,这是世界文学保护中的珍品,是他全部创作中的瑰宝,不久他因此而获得了普利策奖。”
我们就说这么一段,刚开始我们肯定从最简单来讲,这里面包括了很多信息,一个就是说这件事情讲的是第一,这个老人与海是什么时候创作的,第二,是谁创作的?他是获得了一个荣誉吗?他获得了一个什么样的荣誉?
这里面有很多的信息在里面,你一点点把它分解了,然后你就知道这个病人他在理解这个段落里面,他在记住这个段落里面,他有什么样的状况,而且你会帮助他,你会帮助他记忆,你会帮助他巩固他的记忆,这是一个。
还有在记忆里面我们会让这个病人把你原来记住的东西全部都再现出来。我们还会有一些在记忆当中,我们经人提示以后,然后我们就会把原来的这些记的内容会联想出来。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会用一些方法帮助这个病人,我们给他一些提示。
当这个病人没有这样的能力的时候,比如说我们给他一段话,这段话是说“星期天的下午,我开车去银行取钱,然后我去超市买牛奶”。取钱就为了买牛奶,到那去买牛奶,就这么一件事,很简单的一件事情。
我们在给这个病人做记忆训练的时候,这个病人其实是有难度的。当你发现他不能复述,因为我们在检查的时候,我们会让这个病人复述一下,当然如果这个复述根本做不到的时候,你就要经一段间隔,然后让这个病人不断地重复。
在重复的过程中他还有困难的时候,我们会用这样的一个方式。比如说这段话,刚才我们都记住了,星期天下午怎么样,但这时候我们只把一些词给他提示出来,就是说星期天,星期天什么时候?好像是星期天下午,或者我们会给他选择,你来选早上、夜里、下午、中午。然后我干什么,买什么?然后怎么样?去哪?
我这个地方隐去的信息多了点,根据病人的情况,我们会把一些能够帮助他、能够给他一些提示,引发他回忆的这样的一些内容,会根据他的情况,会多一点、会少一点,当然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这样子的话,你会发现这个病人慢慢的他在记这个段落的时候,他就会找到一些规律,就这样的一个方法。所以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情况。
再一个,我们所有的记忆,实际上是影响到我们日常生活,如果这个人的记忆没有影响到日常生活,他都不会来找我们看病。所以在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和他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才有意义。
比如说,因为经常家属会说,说这个老头子早上吃的饭,他现在就记不住了,然后你一问他,果真会说错或者什么之类的,针对病人的情况,他的一些饮食的特点,然后给他设计,他到底是怎么样的,就是要记住哪些东西。
因为在早期我们是需要强化的,不能随便,今天给他油条,明天给他大饼,这叫无设计的一种训练方法。所以我们就会用一些,比如说这个病人他早上吃的是馒头,小米稀饭或等等的,我们会给他这样一些提示,让他来进行选择这样的一些训练。
还有一个就是在训练当中还有一种方法,我们叫首词记忆术。比如说我先在这个地方写一下,看看我写的这个京酱肉丝,这是一盘菜,很容易想到。但是对于记忆损害的病人,就有可能想不起来,我们在训练的时候,我们这里面包含了4样东西,什么呢?
比如说这个“京”,这里面实际上代表了一种比如说北京就会有一种梨叫京白梨;“酱”代表酱牛肉;“肉”代表肉饼;“丝”代表丝瓜。
我们在给病人训练的时候我们就说,假如今天我们要去超市买东西,我们要买出这4样东西,买这4样东西的时候,这个病人他能不能记住这个,我们到了超市以后说我们要买什么样的东西,这是在我们记忆训练的时候,有很多的实用性的训练,病人通常会记不住。
他记不住的时候,我们就会把这个信息给他整理、结构化,简单化,让这个病人能够把它压缩以后,把它整理以后,能让这个病人更容易记。当然这个前提条件是什么?原则是什么?你要了解这个病人。比如说这个病人他是一个厨师,他一看京酱肉丝就高兴,所以他要是在训练的时候,这是我们原来的病例,他就会非常配合来进行训练。
我们就跟他讲,我们说京酱肉丝代表4样东西,一个是京白梨,一个是酱牛肉,一个是肉饼,一个是丝瓜,你喜欢这盘菜,但是你每碰到这个的时候你都要联想一下,我们就这样反反复复的,当然我们反复间隔也是有讲究的,我们今天就简单化就不说了。
这个病人最后就能够把这样的一个本来是4个字,但是实际上是4个物品,是4个食品,都能够把它给展开,能够记住。所以这在我们记忆的训练里面叫首词记忆术。这是我们讲的其中一个记忆的方法,我们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是说你可以用这样的一个方法,你可以进行训练。
还有我们在进行记忆训练的时候,我们是在强化他的功能,但是你也要知道这个现实,病人无论是脑外伤以后,还是脑血管病以后,有可能他的记忆的损害不能够完全恢复到正常的情况。这个时候病人应该也还要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个时候我们要适时地让他学会使用笔记本。
这个笔记本里面包括了很多内容,里面会有他的服药时间,服药的内容,每天去康复训练的场所,比如说去OT(作业治疗),去PT(物理治疗),去ST(语言治疗),去各种地方去进行训练的时候,几点到几点,你还和朋友有什么样的约会之类的,你都记在这上面。
这个病人要学会使用这个笔记本,如果学会使用这个笔记本,就相当于老人走路不稳,拿个拐杖就稳了一样。对于记忆障碍的病人,这个笔记本就是一个拐杖。所以当你在训练病人的记忆时,你希望这个记忆在恢复的过程中,笔记本的训练也是应该使用,也是家属应该知道的这样的一个道理。
这样的话,病人如果能够翻开这个本,就能够知道我该吃药了,现在是几点了,我几点钟到哪个地方去训练等等的,它其实就解决了一部分的功能。
因为康复这个专业不是治愈的专业,是提高和改善功能和补偿功能的这么一个专业,所以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进行康复训练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另外一个方面要有一个外辅助,笔记本是一个辅助。
当然现在有很多的比如说定位的手表,或者是闹钟,或者是手机闹表提醒你,这都是一个很好的外辅助工具。所以在记忆的训练里面,这两大类方法,家属要知道、理解。
再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呢?在进行记忆的康复的时候,一定要掌握一个无错学习的原则,就是你不要老考问病人,你说这几个东西,是A还是B,是B还是A,你老考他,你要教他就要教他正确的,你不要让他在错误和正确之间老在摇摆和模糊、不确定。如果要是老在选择,这个病人最后他的记忆本来就一直有问题,他就不可能去巩固。 所以无错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对于记忆的训练。
当然记忆还有很多的专业的一些训练的方法,这也不是家属能做到的事,但是前面我说的一个基本的概念,家属还是可以用的,可以学习的。
4、家属怎么帮助认知障碍的患者训练注意力、集中力?
(采访)认知障碍的注意力和集中力的训练是怎么做的呢?
注意力对于一个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一个学习的起点,如果注意不能够集中在一个焦点上的时候,可能就不会对这个刺激产生反应,也就不能够学习。
在我们的临床上,比如脑血管病的病人,这个病人有肢体功能的障碍,比如说偏瘫,这时候治疗师在给他进行训练的时候,如果他的注意力第一,不能够听治疗师的指令;第二,他不能够专注于训练的时候,他肢体功能的训练效果就会打折扣,这个在临床上是很明确的。
所以我们希望这些病人,尤其是比如脑卒中的病人,或者是有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或者是有吞咽障碍的病人的时候,他都应该先检查一下注意,看看他注意是一个什么情况。
注意有一个特点,我们通常对一个事物的注意,是因为这个事情对我有吸引力,所以当这个病人他的注意力集中比较差的时候,不能够长时间专注在这个上面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就需要第一,环境要安静,而且这个环境要简单,如果太嘈杂了以后,这个病人就不能够专注。
比如说像在医院里面,我们的治疗室是有很多病人的,是一个很大的厅,如果这个病人有注意力涣散的情况的时候,有障碍的时候,第一,治疗师跟他说话,有很多噪音,他到底是听他的,还是听别人的,他不能够专注,所以他在这里训练效果会不好。
所以如果这个时候注意力有障碍的时候,这个病人一定要在一个简单的环境,比如说在这样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里面,所有的训练原则都是从简单逐渐到复杂,所以第一,环境要安静。
第二,我们选择的素材首先让他有兴趣,他有兴趣,他才能够专注,有专注他才能够延长专注的时间。随着他的这种症状的改善,他的专注的时间延长,我们再把他放在相对比较正常一点的环境,还没到那么复杂的环境。
我们所有的治疗都是有设计的,你知道这个病人到了哪个阶段,应该把他放在一个什么环境里面。我们应该适时地增加一些噪音或者是什么样的情况,来提高他的这种注意,他的注意的集中力越来越好,这样是一种情况。
还有在临床上有的时候病人会那样子,他专注在这个问题上,比如说你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王一,你从哪来?我叫王一,这是谁?王一。他不能够根据新的任务,回答新的问题。这个在临床上在注意力方面实际上是注意的转移出现障碍。
我们正常人都很简单,你会觉得很容易,你跟我说什么,换一个话题我都能随时跟着你走,但是在临床上有的病人是做不到这样的。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在临床上会给他做一个训练,其中有一个训练,我们就专门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这是我们在临床上有的时候给病人做的。
你看看这个字,一个黑一个红,但是这个字特点是什么呢?黑字是用红颜色的墨粉打的,红字是用黑的墨粉打的,所以就会出现这样的一个情况,虽然是两个字,但是是两套系统。
我们就会给病人任务,现在我要让你不念这个字,而念这个色,这个颜色是什么样的,你就给我念什么颜色。这个病人脑子里就要转,比如说这字是黑,但是实际上是什么?我应该念红。这个是红,这个念黑。
你过一段时间,根据病人情况,你就转弯,你说现在我的规则变了,我要求你现在只念字。还是这张纸的时候,这个字这时候就念什么了?就念黑了。随着病人的进步,这个转化会越来越频繁,越频繁的时候,实际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是反映这个病人思维的灵活性,你能不能根据我的任务要求,你在不断地转换。
还有一个就是脑卒中的病人或者是脑外伤的病人,有了肢体功能损害以后,或者即便没有肢体功能损害的时候,但是他的反应会下降,在认知上会表现出这种情况。他表现出来另外一个特点,他会走路,也会说话,但是你让他一边走路一边说话的时候,他表现出来速度会减慢,或者说话就会打磕巴这样一个情况。这实际上就叫同时做两件事的能力。
大家没有这种疾病的时候,吃完饭和朋友一块散步,高高兴兴一边走路一边聊天,在家里一边切菜一边听收音机,还可以跟别人对话,这都是我们经常做的事。但是像这样的病人,肢体功能有障碍的病人,通常你要是在给他做检查的时候,他就会出问题。
所以我们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如果你发现这个病人,他在肢体的平衡功能建立起来以后,走路还不是特别稳的时候,这时候你要说,你一边走路一边数数,这个病人可能就会有点难,或者是速度下降,或者是完成不了数数。
数数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我们把认知的成分加进去了,所以在卒中的康复过程当中,肢体的训练应该和认知的训练结合在一起,才能够真正把这样的一个功能提高到在日常生活当中能用的一个状态。这是我们简单地讲一下威廉希尔官网:注意的训练。所以我们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如果你发现这个病人,他在肢体的平衡功能建立起来以后,走路还不是特别稳的时候,这时候你要说,你一边走路一边数数,这个病人可能就会有点难,或者是速度下降,或者是完成不了数数。
数数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我们把认知的成分加进去了,所以在卒中的康复过程当中,肢体的训练应该和认知的训练结合在一起,才能够真正把这样的一个功能提高到在日常生活当中能用的一个状态。这是我们简单地讲一下威廉希尔官网:注意的训练。
(采访)注意力和集中力是一种能力吗?
分了很多的维度,因为这个问题太专业了,我们简单地说,注意力不是一个简单的维持,你能够维持5分钟、维持10分钟,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你能不能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点上,高度的集中,这是另外一个维度。
所以注意力是一个问题的很多方面,包括注意的转移,注意的集中,注意的选择,注意的分配,这是太专业的事情了,我们就简单地提一下。
5、认知障碍患者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训练?
认知损害其中有一大部分是思维的问题,在思维里实际上包括了很多成分,我们认识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会分类,比如说给你一个苹果,给你一个鸭梨,给你一个香蕉,最后你能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统称叫水果。
但是我反过来,我给你一个香蕉的时候,你会说这属于水果类的,你一定要知道这样的一个概念,你才能知道什么叫猫,什么叫狗,什么叫老虎,什么叫有攻击性,什么叫没有攻击性。所以这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你只有建立这些概念以后,你才能够去讲推理。
所以我们在临床上首先要看一下这个病人这种类的概念到底有没有,然后我们再去看他的推理功能。
推理的表现障碍比如说我们有这样的一个高度概括的能力,比如说一个很简单的,我们问病人“罗马不是一天能建成的”,这是什么意思?病人就会说,那就是好多年、十几年才能盖成。你一听就知道这个病人实际上是没有一个概括的能力,所以他这中间就不具备有推理的一个情况。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把这些成分都给它解剖了以后,分别训练,再去整合。整合出来的结果是什么?实际上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包括了很多要素,推理的能力、分类的能力、归纳的能力、抽象的能力,当你这些能力都具备的时候,你也不见得解决问题能解决得很好。
我们会问病人,你身上没带钱,也没带手机,你在一个郊区的公园,你要回家,你怎么办?
比如说那就不走了,想半天没办法,就是想不出办法来或者什么的,我们看起来很简单的事他就解决不了。
所谓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是一个思维的最高级阶段,所以简单的问题,复杂的问题,是能够体现你认知功能的一个水平的高低这样的一个情况。所以对他解决问题的训练,我们要先分解成分,然后再对所有的成分来进行一一排除,有问题的进行训练,然后再去把它整合在一起来看。
(采访)这个推理能力是怎么训练的,您能给我们举个例子吗?
推理的训练首先你要知道它的逻辑关系,他一定要懂这个逻辑是一个什么样,逻辑这里面的成分你清楚了以后,这个病人才能够知道怎么样去推。
你的B一定是建立在A的基础上的时候,你一定要把A先搞清楚,你的C是建立在A和B的基础上的时候,你一定要把这两个基础打好,然后你才能把C建立起来。
我这里面有几张卡片,为了大一点我就给打印出来了。有这么4张卡片,你拿2张,我拿2张,我们俩这么拿,一共有4张图片,这实际上是个小故事。
我要排一下顺序,然后我就要看这个故事的合理性了。这里面就有一个推理的过程,我们推理的过程是建立在我们有一些常识。比如说一个毛线球,一不小心掉了,它就会跑得很远,然后就会变成一条线,这是一个基本常识。
如果你要能够理解了基本的一个基础的话,你在排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容易了,你就会知道哪个是第一张。
这是第一张,然后呢?
(采访)然后猫去追这个毛线球。
这个是第二张。
(采访)然后这毛线球越来越远。
直到这个毛线球最后变成一条线,越滚越远。
这个地方我就说了,这里面实际上就有了推理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整理你的思维,你的排序是一个什么样,你在排序的过程中就反映了你推理的这个能力。你的推理过程对了,你这个故事就排对了,如果你这个推理过程错了,你这个故事就排错了,就是这么简单。
医学微视官网授权转载